深藏不露
UID161
精华0
金币0
贡献0
银币2080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14-12-16
|
5、一以贯之
或许,我们也该对大侠们宽容一些。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也有自己的幸福和感情,他们不可能始终如一地用自己的青春,去无休止地为维护弱者而奔忙。他们有时也会焦躁,也会冲动,也会徇私,也会犯错,他们也有自己的欲求和梦想,也会做些谋个人利益的事,他们有时不是大侠,有时却又是地。一以贯之的无私奉献,毕竟是太高的要求,还是把道德的缰绳略放松些,给我们的大侠们留些自由呼吸的时间。 曾经想过:韦小宝好色贪财、追权逐势、整日拍马谄媚,为什么读者却对他并不反感?很久之后才想明白,那不过是因为:这样的人才是真实的人,他所追求的金钱和权势,也正是大部分读者所渴求的;他妥协谄媚的时候,换成我们也无法挺直腰身。当看到郭靖、萧峰这种大侠的高风亮节时,我们在钦佩之余,内心也无可避免地会因反差而感到自惭形秽,似乎已暴露出自己“皮袍下藏着的小”来,所以我们会略感不适。而在看到韦小宝这种境界和我们一样,甚至还有所不及的主角时,我们自然就没有压力,萌生出亲切的代入感和认同感,并“心有戚戚”地轻轻一笑。
五、侠义与人性
在过去的武侠小说中,赞颂了太多的亲情、友情、爱情,弘扬了太多的“为国家”、“为民族”、舍弃“小我”、成全“大我”,而真实的,有深度的,肯挖掘剖析人性的作品,却几不可见。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演进,人们对人性的回归和个体的关注越来越多,浓郁的政治说教渐渐开始向对人性的关注转化,毕竟“以人为本”才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深入发掘人性,关注每个人的痛苦和喜悦,真正重视每个百姓的尊严和价值,真正理解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意义,才能让写出的作品不那么虚假,不那么空洞,才能更好地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令人遗憾的是,时代的车轮已经碾入了新的世纪,可大部分读者的思想却还仍然十分守旧。我们已经看惯了代表正义的大侠击败代表邪恶的魔头,习惯了主角总是顺风顺水,大功告成。我们坚信“邪不侵正”,从未怀疑过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可却无人愿意思考,大侠为什么是正义地?魔头为什么是邪恶地?谁又有这种给他们定性和分类的资格?为什么邪恶一方智计百出,却永远无法战胜儒雅敦厚的正义一方?这种荒谬的必然性到底是如何产生地? 不得不说,我们对人性的反思仍然十分浅薄,惯性思维让我们从来只关心主人公的命运,而把小人物的牺牲看得天经地义。我们已经习惯了漠视小人物的情感和安危,更不会在意他们的幸福和痛苦。在潜意识里,我们认为他们就应该自觉点,主动地为了主角的成功,而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可是既然人人都是平等地,那凭什么要求他们去牺牲和付出,凭什么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主角功成名就的垫脚石?我们知道他们是配角,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他们的家人也不觉得他们是微不足道地。人们常说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我们是书中的一个小人物,你愿意为了主角的风光而卑微地死去么? 更为可悲的是,在传统的侠义精神中,国家和民族这样的“大我”,常常为人们划出一条严苛的标线,强迫人们在家国大义前保持极高的觉悟,要求他们不能退缩,不能犹疑,不能投降,不能逃难,随时随地做好牺牲的准备。当情势不利时,更是必须英勇无畏、义无反顾,战死在城头才是被允许的唯一归宿。 有时会想,做为防守襄阳的一名普通士兵,在大势已去,城池将破时,他应该为朝廷和城池殉节么?能做到舍生报国固然是好,可如果带着妻儿和老母逃走了,他就真地十恶不赦,从此再也不能挺直腰杆了么?凭什么昏君奸臣可以在后方夜夜笙歌,凭什么江南百姓可以衣食无忧,而襄阳城的军民,就一定要牺牲性命,舍弃亲人?如果他们残废了,他们的老母谁来赡养?如果他们战死了,他们的妻儿谁来抚育?难道让他们冻死街头,自卖青楼,成为江南显贵马前的小厮么?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就让它到此为止吧。著名武侠写手杨叛曾在自己的短篇武侠----《一个襄阳城的小兵》中,对此有过比较深刻的反思。每个读者都在关心郭靖和杨过的悲和喜,可又有谁想过,那些平凡普通的士兵,也都有自己追求企盼的小小幸福。 在从“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到“个人正当权益神圣不可侵犯”的路上,武侠小说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过。而与之相应的,作者和读者在侠义与家国方面的思索和进步,也仍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能给这段历程加个期限,我希望,它能够短一些,再短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