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
UID87
精华0
金币0
贡献0
银币2108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14-12-16
|
幸好以上许多都是“小品”,而剩下七部方算水准之作,恰好又大多是“大片”而引人注目,于是才为人所称道。 但此七部也难称部部经典。我认为其成名作《射雕英雄传》就是一例,充其量就是一部笔法工整的高水平评书而已。其实评书不只是三国隋唐呼杨岳,还有许多“武侠”类的,除了文字过于口语化、有时有神鬼报应外,其故事结构、想像力等与《射》如出一辙,《射》很可能便是脱胎于这类作品。 “黑虎掏心”和“亢龙有悔”的招数名称并没有什么不同,换汤不换药的“龙”不见得就文雅多少,反倒平实的“虎”更加直观。 骑鱼骑雕并不比骑龙骑鹤的想象力高,反而有抄袭之嫌,意境也逊。 掉进山谷学了一身本事的套子,已屡见不鲜。当年程咬金就已探过地穴而成为混世魔王。 我看过许多武侠评书和公案、侠义小说,看了《射雕》,给我的感觉是“不过如此”,了无新意。 对比《萍踪侠影》的张丹枫和《射雕》的郭靖,两人的身世都交织着汉胡的民族情仇,但《萍》中张家、云家、澹台家乃至石家恩怨矛盾贯穿始终,国仇家恨,儿女情长,环环相扣,怎生了断。而《射雕》的主题原本也是相近的,可写着写着就变了味了,尽管增加了宋元之争为时代背景,想搞一些“历史沉重感”,最终却变成华山论剑之类的江湖闹剧集锦,而郭靖驰骋大草原、成吉思汉星陨等场景都没给人留下印象,人们只记得西毒的蛤蟆功。有机会成为第二号男主角从而提升全书思想高度的杨康,也因此被人遗忘。 记得当年有一部《射雕英雄传前传》的冒牌货风行一时,上海著名的《故事会》居然也节选了一段登出,还加上编者按,大意说金庸先生又出了新作,特意刊登,以飨读者云云。 其实金庸在内地的走红,也要感谢“全庸”、“金肃”之流的“作家”,是他们极大地丰富了金庸的文学宝库。当然现在那副对联路人皆知,自然无法冒充了。但人们能将“全庸”和“金庸”等同起来,说明后者也高不到哪儿去,而且对其的赞誉与崇拜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 《射雕》的人物描写也很不成功,郭靖并不是什么“高大全”,而是活像一个弱智人士或没有思想的木偶,性格单一虚假流于表面,更加没有情感,不会哭,不会笑。黄蓉的伶俐似是作者为了反衬男主角而勉强“作”出来的,太失自然,还不如那个很红的什么薇。 《神雕侠侣》要好于《射雕》,煽情戏大有进步,而主题戴上了一顶"冲破世俗"的大帽子,境界也拔高了。可惜洋洋洒洒五集巨著,故事结构竟用单线发展,主角只有杨过一人,未免小家。小龙女的形象和郭靖一样,一如她的脸色般苍白,所以准确地讲,书名应改作《神雕侠》。 “深情狂放”的杨过的描写也是失败的,“狂”在何处?胳膊被砍断,老婆险完蛋,如此刻骨深仇,居然轻易就被金庸团结在“为国为民”的红旗下。在这里人性已被作者泯灭了。 其实金庸的前半部的铺展是很好的,将杨郭之恩仇推到了极致,但轻轻一个“十六年”就烟消云散了。多么可惜的十六年啊!这应该是全书的精华。 其实杨过的骨子里仍秉承了张无忌式的软弱与优柔寡断,还有金庸式的虚假。在杨过看来,断了手算什么,老爸死了算什么,只要跟“龙儿”在一起就OK了,“龙儿”没了也无所谓嘛,还可以等16年。至于报仇?就算了吧。何况“郭大侠”是好人哪,他害得我这么惨也是应该的。所以书里出现的一丁点杨过要杀郭靖时的“思想斗争”,是假惺惺的。 依我的想法,应该将杨过塑造成一个真正介乎正邪之间的人物。如果我是金庸,我会写这样两种版本的《反神雕侠侣》: 其一:小龙女跳崖后,杨过心碎欲绝,他一方面依然深情等待,依然行侠仗义,另一方面,却对所谓?quot;侠义道"进行疯狂报复,被“名门正派”视作大魔头,然而郭襄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两人展开忘年恋。杨过身处恩怨情仇的漩涡中,痛苦不堪,最后同郭靖一道战死襄阳,恩仇泯于硝烟中。 其二:删去郭襄一节,延续小龙女未死的故事。其余同上。而杨过最终仍然要战死襄阳。 漫天残霞中,两军对垒的沙场上,忽然万马齐喑,寂静无声,白衣如雪的小龙女,缓缓地抽出淑女剑,刺入自己的胸膛,微笑着倒在杨过的身旁,一朵血花在她的胸前绽放,鲜艳得宛如情花,如果杨过看见的话,一定会说,这才是真正的龙女花…… ——这样的结局,是不是更加震撼,也更加……香艳?(注:我曾将此节抽出,单成《反神雕侠侣》一文,蒋郎憔悴之“看神雕”所指“阿井的帖子”即指此。) 《笑傲江湖》在继续描述人物神奇际遇外,加强了人与人、人与江湖(社会)之间的矛盾描写,但文笔、结构都显得比较粗糙。 前面已说了一下《鹿鼎记》,它虽备受倪匡推崇,可是我觉得热闹却低档,绝不如相类的《绝代双骄》,韦小宝也远没有小鱼儿出彩与可爱,整个故事就在不住的“鬼使神差、阴差阳错”中推进,那个不学无术的家伙的发迹很多情节依靠误打误撞(运气,客观因素)。而《绝》中更多地展现了主角的机智,人的主因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至少小鱼儿是个精通厨艺、开锁、医术等等百科全书式的人才。(至于林志颖的《绝代双骄》,真是糟蹋原著。不知他是在演六小龄童还是女扮男装的赵薇,恶心透顶。此系闲话。) 只是《鹿》的故事放在了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背景下,比起《绝》那MUD式的大江湖背景更能唬人,再加上有七个老婆的艳遇,是这些敏感因素使它获得成功。须知政治与色情是文艺作品永恒的噱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