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武侠小说中以武入道的可行性!!!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147

帖子

147

积分

江湖少侠

Rank: 9

UID
316
精华
0
金币
17
贡献
0
银币
574
在线时间
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16:4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柔道 跆拳道 空手道……这是我们常知带“道”的武道。
但,三家皆无可能真正入道,因为三家皆有“各家之见,道道不同。”
然,道本虚无,无同无不同,处处皆相通。
先简单说一下道的概念:无限,无限大,无限小,须弥纳芥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前后,无始终,亘古长存,丝毫不存,不占用任何空间,也无法被占用任何空间,超出了语言,文字,知识所能形容之范畴,无形,无相,无名,无我,无私,无执,道本无名,强名为道。
接下来,就用武侠小说里面常有的几种境界来说说所谓的,武道。

一:手中有招,心中有招。
金庸小说里面的人物根据文字形容,功力技巧虽有超绝者,但几乎所有高手都没有脱离此种境界,唯有两人,独孤求败!张三丰(于文字描述上来看,只二人,先重点说独孤求败。)
独孤求败在木剑期及以前也是此境界,利剑,软剑,重剑,木剑,无疑,以境界来说,利剑最低,木剑最强,但我想要着重说的却是重剑。只因八个字: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八个字也是独孤求败开始突破自身困禁的开始,也是他以剑入道的开始。
重点之处在于后四字,大巧不工,这个词语其实这是金庸由大巧若拙改过来的,但意思不差。
此不工指三点,剑的不工,剑招的不工,心境的不工。
剑之拙在于其无锋,剑招的拙在于剑之重,所以,招必少,繁复的技巧使将不了,心境的拙在于对剑,剑招的舍,剑去其利,招去其繁。
不工为何又能大巧?我们对于巧的认知全在于其细,其繁,丝毫不差,一厘不移,是谓巧,但也可称之为“死”一件精巧之物,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这就是死!
死即尽,尽即无变化,无变化即有迹可循,有迹可循即能受制,所以不工非巧,可称活,谓,大巧。
剑之大巧在于无锋,无锋可成有锋,它是活的,招之大巧在于少招,增可成多招,减可成无招,它是活的,心境之大巧在于舍,舍得越多,即可增得越多,变化越多,它也是活的。
中国人的哲学智慧:说话说三分,凡事留一线……都是不让其去尽,不尽即有转圜余地,即有更多可能性,武道也是一样。

二:手中无招,心中有招。
代表人物:上官金虹,独孤求败,一个手中无环,心中有环。一个草木竹石,皆可为剑。
这一境界,就是我上面所说境界的延续,也“活”的延续。心中有环,必然有招,虽不执剑,终究有剑,有剑自有剑招。
这一境界已经舍去其形,无形而有心,只是心形日渐圆融,连成一片,看似无招,但招可能从任何角度发出,因无形,即无迹,无迹无可寻,无可寻即可不受人制,已经对招式融会贯通,万招归于一招,一招归于无招,无招可生一招,一招可变万招,万招寄于一心,一心何以测之?
上官和李寻欢对峙之时,对这种境界的描写很好,虽未动,也无招,手中更无环,但却觉招,环可能从任何时候,任何角度发出,若一招击出,还可寻其迹,然而不可测才最让人觉得不安。
只要心中有招,心动招成,千变万化,不离此心,要达此境界,需要的是对招式的了解,能于繁复中看到招中关键,而关键是什么?关键在于招之根源,任何巧妙招式不外乎出招方向,距离,转圜,配合手脚器物的变化而已,再往下,腿招源于腿,拳招源于臂,一切形式变化源于身,有招身必动,任何招式的破绽都是招式生出和变化的节点,如,拳尽,收拳,此乃去势已尽,新势未起之时,亦是其最弱之时,这就是一切招式之共同点,当了解到这一点,再加上多加练习,当身体的速度能跟上心念之时,也不用太多招式变化,出招即可击其弱点,边城浪子里面的阿飞也渐入此境界。
但此境界最重要的却不是形随心转,而是渐忘其形,收招入心。
所谓,不变应万变,后发先至,万变不离其宗,所谓宗,一切有形之生发之处,生处亦是灭处。
只是能收招入心还不是最高境界,其上还有,收心至虚,渐入真道。


三:手中无招,心中无招
这个境界武侠小说里面基本上找不到代表人物,风云第三部里面的步惊云勉强算摸到这个境界的门槛,全凭借,无求易诀!
无求易诀关键在于无求二字,无求即不争,不争即为退,退之对手之力无处可落。
步惊云于第三部大战无数,未必能胜,必然不败,作者第三部风云里面融入了不少佛道哲学,大多都是清淡乏味,不见精深,唯有此诀,渐入根本。
每次险境,步惊云都是先退,以无求融入大地,大山,这就是无求的另一个意思,融!无求即无争,无争及是无对立,何为对立?你我,上下,好坏,此谓之阴阳,阴阳为何对立?因各据一方,互有分别,因分别而不融!
和山无分别,方可融入山,和地无分别,方可同于地,谓之曰:和光同尘!
现实中,离此境界最近的是太极拳,太极拳真正的起源难以找到绝对准确的发源处,所谓陈家沟,也不过是其开枝散叶的一个地方,我更愿意相信太极拳是张三丰创立的,张三丰是个修行人,留下来很多关于修行的体悟文章,修的是什么?道!也修拳,他是历史上最能确定达到武道一体的,当然,比如吕洞宾应该也是,但张三丰更有代表性一些。
太极!此拳非对天道自然有极大的体悟是创不出来的,我说的是体悟,非悟!体,可以理解为实际的行动,悟,可以理解为思考,体悟一体,边修边行。
很多人对于太极有极大的误解,太极拳是内家拳,何为内家拳?简单说就是根于内而发于外,这个内,包括内力和心理,而内外一体,形随意走,意带气行,渐臻内外合一,形神一体。
太极拳如果真的明白了,便不用着于拳,大多武道皆重于武所以难以入道,但武道至极恰恰就是弃武而入道,阴极转阳,动至极必然转静,刚至极必然转柔,繁至极必然转简,此皆为合大道,这种境界,已非繁简二字可以形容,可以千变万化,亦可毫无变化,身心虽皆无招,但招却已包容万物万象,自然包容敌人,以及敌人之招,或者说,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敌人,因为已经没有人可以让他受伤,既无伤害?哪有敌人?敌人一招击出,空空如也,犹如对天怒吼,天何尝在意?因为,天之大,而人,何其小?
至此境界,锋利化包容,自然对渺小之人生出怜悯之心,你不能伤我分毫,却还在竭力咆哮,你用尽全身力气,只是换来内心空虚而已,一切举动没有任何意义,恍如曾今的自己,如何不悲?
独孤求败最后还在求一败,说明还未达此境界,步惊云若是可以放下手中的绝世好剑方有机会,手中无剑,心亦无尘,渐入真道。
以其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争方能无敌,无争方显大道。


最后,说一个字:活!带活的词语有:生活,活动,活力,活路,活法,……
生活,人生从出生开始有了动,动了才活了,慢慢长大,你总觉得有用不完的能量,你还可以挥霍你的能量,这叫做活力,这是候的人,还有这无数的可能性,可以有无数选择,可以当厨师,律师,老师,飞行员……但最终,你得要选择一个活路,于是你选择了一门职业,选择了厨师,你就是厨师了,选择了律师,你就是律师了,你的活路被只剩下这一条了,活路虽然只有一条,但你至少可以选择活法,怨天尤人,纠结痛苦,拼搏奋斗。。。但不管是何活法,随着年龄慢慢长大,衰老。。。活力越来越少,你终究会感到无所适从,人生所剩不多,一切活法也终究渐渐的只剩下疲劳!你的行动难得缓慢,你的人生可以选择的越来越少,只剩下,吃饭,睡觉,甚至连出门散步你都无法选择!人生最终还是从奔跑中慢慢停了下来,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一切都用尽了,活动,活力,活路,活法,都没了!
人生都是越活越窄,直至最后,再没有任何的可能性
切皆尽,即是死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