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
UID48
精华0
金币0
贡献0
银币2713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14-12-16
|
作者:林保淳 《武道》与《胭脂劫》(合称《武林风雷集》)是司马翎(本名吴思明)中期的作品,出版于民国58年10月迄60年9月之间,合计39集,名虽二分,实际上敷衍的是同一个情节完整、曲折复杂的故事。有关司马翎的武侠作品,已故的真善美出版社发行人宋今人(1910~1984)曾经作过一段深刻警譬的评论:
吴先生的文字清新流畅,略带新文艺作风,一反过去讲故事的套。……有心理上变化的描写,有人生哲理方面的阐释,有各种事物的推理;因此有深度、有含蓄、有启发。
司马翎作品的“深度”、“含蓄”与“启发”,事实上是浑融为一的,而主要则肇因于他精湛深入的“推理”风格。司马翎的“推理”,向来是别具一格、备受瞩目的,因为他的推理,与一般“侦探小说”“破解谜团”式的推理不同。司马翎从来不会故弄玄虚,尽管小说中仍然具有推理小说缜密细腻、悬疑跌宕的特色,却不依靠谜团的破解而达成,反而藉书中角色的自主思维(主要是智慧),带动全部情节的发展。由于强调的是角色的“智慧”,因此对人物心理的摹写,自然细腻而深刻,从而使得其文字舒徐沉稳、从容不迫,分外耐人寻味。尤其难的是,在推理之中,他随处流溢着人生哲理的点豁,贯串全书,呈显了生命与道德的关怀。《武道·胭脂劫》一书,无论在深度、含蓄、启发上,都呈显了相当优异的表现。
此书从一开始海滨的一场“练剑仪式”中,就展现了不凡的功力,在小小的一间渔舍里,“以人练刀”的厉斜、怀忧丧志的沈宇、机警聪颖的胡玉真、纯朴无邪的陈春喜,四个书中主要的人物,在事关生命存亡的剑拔弩张中,各自以谨慎沉着的智慧,观察对手,寻求生机,而又各自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厉斜的冷酷、沈宇的豁达、胡玉真的伶俐、陈春喜的单纯,莫不各如其分;而紧接下来的情节铺叙,主要以厉斜与沈宇这二位恩怨关系极其复杂的对手彼此间的斗智展开,从而带动了整个小说的进展。全书一气贯串,布局紧凑,相当精采动人。
司马翎的“推理”,是“以人推理”,藉角色铺叙情节,而不仰仗于外在事物的蛛丝马迹,因此在人物造型上,也往往能推陈出新,不落窠臼。《武道‧胭脂劫》中写得最精采脱俗的有四个人:厉斜、沈宇、谢夫人、陈春喜(若岚)。这四个角色其实相互映衬对照,透过对比,不但唿应了“武道”的书名,更透显了司马翎对生命与道德的关怀。
武侠小说是“以武论侠”的特殊文类,其所虚构出来的江湖世界,本是个“尚武”的世界,武功,非但是英雄侠女行走江湖的凭藉(护身)、仗义行侠的条件(行侠),更是解决纷扰、快意恩仇的最终法则;事实上,武侠小说之以“武”为名,正缘于有此“武功”撑起整体架构。从江湖世界凭藉着武功裁断是非的角度而言,武功的极境,事实上就是权力的极境,这点,多数的武侠小说都已展示了相当一致的共识。因此,武侠小说的结局,通常免不了出现一场武功/权力的对决,以决定江湖势力的消长。不过,这种对决的形式却又相当吊诡,作为权力象徵的武功,最终的目的却是在“颠覆”权力。“以权力反权力”,未免有“以暴易暴”的矛盾,却和武侠小说“止戈为武”的性质是相合的,这是武侠小说最具辨证性的地方。“以权力反权力”之所以能成立,在于前者的外在形式(武功)被赋予了道德的内涵(善),而后者则是违反道德的(恶);同时,后者的权力性质,是一种集权性的强横统治,而前者则出于一种权力平衡的概念——权力一旦是平衡的,即无权力可言,是故武侠小说中如果有最后的“武林盟主”诞生,也必然是“无为而治”型的,甚至,更多的武侠小说以“退隐山林”的方式,回避了权力集中的可能。以此而论,武侠小说的基本精神是反权力的。
权力是现实社会中无法否认的存在,虚构的江湖世界既以人世为蓝本,自也无法不涉及权力的徵逐。人在现实社会中,可以自外于权力角逐,默默无闻;然而,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既以“武功”(权力的外在形式)为主体,就无法自外于此,是则,个人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安顿,该与权力如何应对?这是武侠小说必须处理的问题。可惜,多数的武侠小说都轻易放过了这原可以极力发挥的主题。相对之下,司马翎的《武道‧胭脂劫》正在这一方面提供了若干深刻的观点,足以发人省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