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
UID146
精华0
金币0
贡献0
银币2031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14-12-16
|
1982年,有一本畅销杂志叫《武林》,当时在初中生里的流行程度接近于现在的日本漫画。还有一部大片是《少林寺》,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冲击相当于第一部《星球大战》,许多人看过6遍以上。《武林》上刊登一些的武术图解,比如二十四路弹腿,就有同学照着比划,据说还有些孩子看了《少林寺》之后就离家出走前往少林寺学艺。
我在《武林》杂志上第一次看到金庸小说的片段,正是“九阴白骨爪”那一章,江南七怪在草原上发现梅超风的踪迹,郭靖碰巧杀掉了“铜尸”。我由此记住,练习“九阴白骨爪”要在固定的时辰,将手指插入骷髅头中,每个练家子身上都有一个罩门。
后来看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第一章就被陆菲青的功夫给镇住了,他居然能用针把苍蝇一一钉死,《书剑恩仇录》最精彩的一段打斗是陈正德和无尘道长在六和塔上的比试,陈正德用一招“平沙落雁”攻击,无尘用一招“马面掷叉”还击,红花会群侠和塔下的数千清兵都是两者决斗的看客,而在这本书里,金庸明确了他的“功夫哲学”--思想认识上的进步决定了武功的进境。陈家洛仔细研究了《庄子》,促成了自己武功的提高。
中学的语文课本里就有“庖丁解牛”这一段,中学的政治课本同样要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用我当时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分析,“百花错拳”就是“否定之否定”,看完《庄子》就能打败张召重,说明了“认识的辩证运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而龙象般若功、乾坤大挪移这样一步步练级而成的武功,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再看《射雕英雄传》,也发现了一些道家的功夫,梅超风向马钰请教“铅汞谨收藏”,铅体沉坠,以比肾水:汞性流动,而拟心火,“铅汞谨收藏”就是说当固肾水,息心火。少年人看到这段,当明白怎么避免手淫,成年人看到这段,该学习怎样御女,梅超风跟老道讨论这问题,实在是色情场面。
多年之后在一个“金学论坛”上看见“金迷”玩接龙游戏,一人先写下如何进攻,再由后来人续写如何接招如何反攻,每个接龙者必须使用金庸小说中出现过的功夫。甲先使出黯然销魂掌中的“拖泥带水”,乙则用太极拳中的“拦雀尾”化解,打过几个回合,甲使出了“小李飞刀”,乙也用“小李飞刀”,这个段落很像岳不群和左冷禅都偷偷学了“辟邪剑法”一样。金庸和古龙是两个武学体系,古龙是诗人做派,讲究瞬间的灵感,金庸是文人做派,讲究的是文化层次。看任我行嘲笑秃笔翁,并不说他武功差,而是说他一笔字写得和三岁娃娃似的,朱子柳给霍都的扇子上题下“尔乃蛮夷”四字更显出咱汉文化的优越感。
在金庸笔下人物中评定谁是天下第一更是论坛上常见的游戏,《天龙八部》里高手众多,但那个扫地老僧备受推崇,此人不练功而成高手,参透佛法,在大树下开讲,就有一堆人围住了听。晚年金庸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他被滑竿抬上青城山,热热闹闹和武林中人切磋一把,宛如那个扫地老僧。
古龙大概对武打没什么兴趣,他极力渲染打斗之前的紧张,前戏十足,真动手很快就结束,有些时候则根本就打不起来。虽然说喜欢古龙小说的人也不少,可没有专门的论坛讨论傅红雪和小李飞刀谁厉害,古龙有一个定律--谁孤独谁痛苦谁被妇女抛弃的次数多,谁的功夫就比较高,所以喜欢古龙的大概都是闷骚,都痛苦着呢,谁耐烦讨论无聊的武功问题。《五灯会元》上有一段对话,一和尚问另一个和尚:为什么你老是藏起你的锋芒?那个和尚答:因为无人可挡我的锋芒。这话很有古龙味道,也可以用来解释古龙迷沉默的原因。
张岱的《陶庵梦忆》里记述一帮老名士聊天自嘲:“少年做文字,白眼看天,一篇现成文字挂在天上,顷刻下来,刷入纸上,一刷便完。老年如恶心呕吐,以手扼入齿哕出之,出亦无多,总是渣秽。”要命的是,金大侠偏要重新修订自己的作品,以《书剑恩仇录》补充的那段“魂归何处”来看,金老还嫌自己文化不够,非要纠缠一些终极问题。
金庸是“日神”,古龙是“酒神”。有一则故事不知真假,说古龙好酒,有一天在台湾的酒馆里遇到一位黑道大哥,那大哥要和古大侠喝一杯,古大侠不赏脸,大哥的手下挺刀便刺,古龙左手依旧拿着酒杯,右手轻轻一挡。流血了,上医院缝针去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