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的套路
不亦快哉 转自四通金庸客栈<br><br> 虽然并不长于文学研究,不过以为这尚是个有点趣味的话题,所以胡乱的<br>弄在下边,聊博一笑。<br><br> 普通的理论,一般把武侠分为旧派和新派,前者发端甚早,从太史公"游侠<br>列传"到梁羽生"龙虎斗金华"之间以至之后卧龙生等人的作品,粗划都可归入其<br>中。而所谓新派,大略还是需要些功力,能多少攀附上点历史或其他什么"别有<br>报负"的内涵,并非为武侠而武侠的东东,当然最典型的代表是金庸。<br><br> 在我看来,后一派的队伍是不太壮大的,只是因为其巨大成功撑起了一面<br>大伞,于是好些内里仍然穿马褂裹小脚的遗老太婆们,忍不住------或曰不得<br>不也要西装领带站到伞下"新派"一番起来。<br><br> 旧派的套路实际是围绕以个"武"字做文章,所谓"侠"者,如同现在彼此间<br>称呼"先生""小姐",不过是叫得顺口而已。<br><br> (当然易其名"男打星""女打星"则更显动感,不过平江不肖生之流未必想得<br>出这般绝妙好词罢了)。于是一伙伙"瞎打星"们兵分四路,分别沿"复仇""夺宝<br>""除暴"又或"剿逆"几大门派一发地传将下去(后二者一为以杀止杀------实乃<br>以武犯禁之举,终必惶惶;另一奉旨招安------天意民心之所归,志得满满,<br>差距之大,足堪另列)。后来门墙里的弟子渐多起来,偏后山只种得些红薯,旧<br>山门里越发居之不易。有耐不住的且三三五五散将出来,其中的一支大概 流入<br>生番出没之地,创一门曰"鬼派",专以嗜血屠杀为著,竟也曾风光几年。多的<br>旧派之人则改攻"奇情"一路,把住千年不易之"人性"主题,学些红楼西厢的绮<br>丽描摹,又大胆添些"王子公主"<br><br> 类的"西式"构思,颇不让三言两拍专美于前。虽然"小米粥"度日,到也还<br>能混些年月。<br><br> 新派的套路里,"侠"升上了第一位。短短二三十年间,已经过了数度蜕变<br>。对"侠"的描述,最初是从旧派的"善恶论"里发端的。<br><br> 从诸多"侠行义举"中养乎"浩然之气"的侠,更多的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对情<br>理乃至对世象的种种看法,无论从文学又或从思想性的角度对旧派都作了极大<br>突破。但因为创作者们的择重不同,又纷纷钻到不同的套子里去。受旧派影响<br>深的一般重在塑造正面形象,梁氏和早期的金庸都是代表,典型方式是拿被肯<br>定的道德价值标准比照着写,反正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种种美德<br>不一而足,终极的结果是"高大全"形象大行其道,九足的德育教科书(另有一不<br>足是没跟上妇女解放的新观念,仍然要搞些美女爱英雄,众女追一男的"封建余<br>毒",金庸尤其是其中的顽固不化份子)。梁先生对"教育"的执著令人钦佩,系<br>列书出到二百多套,后来也不知是否因为老拿"留辫子和不留辫子"做文章,弄<br>到这一支有点腻味起来。<br><br> 新派里的另一代表姓古,经过七八九十年的学习和总结,特别对弗罗依德<br>进行一番研究后,他的择重放到"人"的描述上。书里的主角当然终必行善除恶<br>,但也个个毛病多多。更大的描写自由在这里被解放出来,而且因为更贴近真<br>实让读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的确是有别于从前的重大发展。但古先生的套子<br>在于怎样让人物的性格变得尖锐而有力度,进而收到震撼的效果,无以不足以<br>配合他精心设计的诡异情节。于是主人公通常要有一点病态(常见的有吐血、颠<br>痫、鼻窦炎等等),总之要让人不时联想起某些特殊的(甚至带点抽搐的)画面,<br>使平淡的情节里感觉麻木的读者被刺激起来。所以这个套子是让情节来安排人<br>物的特点,换句话说,人物不必再一定成为中心,这看上去有点矛盾,不重在<br>写人如何表现人性?古先生就这么做了,而且不失时机地钻到另一个套子里面<br>,于是随时随地,都有哲理性的议论和睿智的感慨被描写出来。这一点上金庸<br>所谓"侠之大者"<br><br> 的议论也是同一路数的东西,只是来得隐讳些而已。<br><br> 唉,不小心又写了这么多,而诸如此类的套路还有好些,应该说都曾效果<br>不错。看到栈里不少同好喜爱自创作品,寻思这点总结兴许还能派上用场。不<br>知各位以为然否?<br><br>
页:
[1]